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乡镇高效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09-12-02浏览:2960下载274次收藏

发展高效规模农业、有机农业、设施农业,是促进集体增收、农民致富、土地增效,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举措。根据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们通过召开座谈会、深入种养大户,走访调查,分析研究,形成了关于发展高效规模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  

一、我镇高效农业发展的现状  

我镇辖有25个村(场),农业总人口6.48万人,耕地面积60198亩,养殖水面近30000亩。近几年来,全镇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提出的“率先达小康,建设新安宜”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重点突出高效有机农业项目和农业园区建设,实现了全镇高效有机农业发展的新突破,2009年完成高效农业面积12500亩,其中高效设施农业面积2500亩。预计今年农民人均收入达9358元。  

一是高效农业园区建设顺利推进。扬州乡村大世界花卉苗木种植示范园、金鸡禽业10万只蛋鸡饲养示范园、1500亩高效设施蔬菜种植示范园、东升草莓种植示范园、3000亩有机稻种植示范园、醉翁园生态农业示范园、4000亩有机蟹转换示范园、农业科技创业园等八大高效农业园区,在各方面的关心支持下,进展顺利,为推进全镇高效农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重点农业企业和农业项目支撑作用明显。宝泰米业、扬州乡村大世界、醉翁园、金鸡禽业、精锐牧业等一批体量大、效益好、市场前景好的农业企业,以及花卉苗木、设施蔬菜、高效渔业、畜禽养殖和今年重点实施的“12345”工程项目,为推进全镇高效有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项目支撑。  

三是“三资”投入高效农业贡献突出。突出农业招商引资,今年以来共引进农业项目6个,完成外资2000万美元,民资7500万元;积极争取国家财政补贴,今年共申报2个财政资金补贴项目,补贴资金额达100万元;鼓励和引导民间和工商资本投入农业,成玉宏、刘先知、李志兵、钱春宏、吉洪林等一批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种养大户、农村能人纷纷投身高效农业建设。  

四是高效有机农业规模有序扩张。经过近几年来的精心培植,我镇高效农业项目规模不断扩大,今年共新增高效有机农业面积12500亩,其中醉翁园2000亩,有机稻种植达3000亩,设施蔬菜1000亩,有机蟹转换4000亩。  

二、当前我镇高效规模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镇高效规模农业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发展不够平衡。目前,我镇高效农业重点集中在运西地区,运东和沿河片高效农业发展相对滞后,难以形成全镇一盘棋,尤其是沿河片,土地面积大,高效农业项目仅有精锐牧业、马庄鸡场等屈指可数,农民来自高效农业的收益极少。  

二是农业产业难以形成。我镇现有八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初步实现了“基地+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对发展高效农业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生产、加工、流通难以形成产业链,没有真正实现农业产业化,难以形成高效农业规模优势。  

三是高效农业项目比较脆弱。农业本身就是一项弱势产业,受到消费市场、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我镇高效农业项目普遍规模较小,很多项目才刚刚起步,发展水平较低,有效抗击风险能力差,如遭受特大自然灾害,或市场波动,就有可能一蹶不振。  

四是难以向现代农业转变。由于受传统的经营粗放、管理松散的经营管理模式的影响,难以形成科学化、规范化,无法与现代农业接轨,尤其是当前还达不到农业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有机食品生产的要求,影响了全镇高效规模农业的发展。  

分析以上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亟待转变。农民群众的小农经济意识仍然占有很大的位置,尤其是运东和沿河片的村民,满足于 “种几亩地赚个口粮,外出打工、做手艺挣几个钱”,小富即安的思想根深蒂固。加之当前党的政策对农业倾斜,实行惠农补贴、取消农业税等,农民群众更加不愿意进行土地流转,给高效规模农业发展带来较大的难度。  

二是农业品牌未能用足用好。农业生产必须紧跟市场,不仅要卖得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乡镇高效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