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态势分析
**市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态势分析
根据会议的要求,就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态势分析工作做了如下安排部署和工作:一是召开了专委会全体人员会议,传达省工作会议精神,出台了我市分析会安排意见,下发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企业和委员;二是到市直有关部门走访、座谈,加强了解和沟通,告知分析会发言材料有关要求;三是到县市区、相关企业调研视察;四是于 7月22日 召开了由我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市区、有关企业和委员参加**市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态势分析会。现将我市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态势作如下分析汇报:
一、人口资源环境概况
**市下辖21个县市区。08年底全市人口928万人,人口平均密度773人/㎢。主城区人口92.2万人,人口密度6811人/㎢。东、西部人口密度差异较大。出生性别比112,出生缺陷率5.30‰(2003年4.28‰);残疾人总数63万,占总人数的6.79%;60岁以上老人114万人,占总人口比例12.3%;劳动年龄人口606.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2%。我市文盲率2005年为8.14%。
**市地貌类型复杂多样。西部为山地丘陵区,未利用地和林地、牧草地及矿产主要分布该区,东部平原以耕地为主。土地资源:据2008年土地变更调查结果,**市域土地总面积120.67万公顷。其中,耕地66.0万公顷(990万亩)占54.68%,08年粮食总产量447万吨;棉花总产13.8万吨,油料总产18.6万吨;蔬菜(含瓜果)总产770万吨。全市共有宜林地面积480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26.7%。2008年底,有林地面积达到324.56万亩,森林覆盖率18%。建设用地15.37万公顷。未利用地16.54万公顷。矿产资源:截止2008年底,全市共发现矿产29种,已投入开发利用的20种。其中,煤炭、铁矿、灰岩类为我市优势矿种,累计探明地质储量65.71亿吨。煤炭保有储量35.67亿吨,铁矿保有储量2.38亿吨。全市各类矿山企业共506个,其中国有矿山企业64个,各类矿石总产量3646万吨。其中,煤炭1870万吨,铁555万吨,非金属建材1221万吨。水利资源:我市十年九旱,水资源总量16.7亿㎥,人均资源占有量191.6㎥。全市年均用水量18.9亿㎥。其中,4.5亿㎥为地表水,14.4亿㎥是开采地下水。
二、近年来的主要工作成效
近年来,我市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取得了明显成效。
1、人口方面。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①计生工作:从1999年开始,我市先后被省委、省政府多次表彰奖励。人口出生率从1973年的25.7‰下降到2007的11.72‰,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73年的10.47‰降到2007的5.6 ‰,提前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②出生儿缺陷控制与残疾人服务保障管理工作:一是在全市初步建立起产前筛查网络。加强对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监督与检查,全市新筛率达90%以上。二是依法审核婚检资格。三是做好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工作,孕产妇、儿童保健管理率分别达到88.8%和88.5%。四是规范化建设妇幼保健机构,全市妇幼保健三级网络逐步健全。在为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培训、扶贫、维权、文体等多项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2000年—2007年连续八年,被省残联评为综合第一名。2008年被评为“残疾人工作优胜单位”。③教育方面:基础教育取得长足发展。一是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基本普及,全市幼儿入园率和盲、聋哑、弱智残疾儿童入学率07年分别为85%和90%;二是义务教育得到巩固提高,小学和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达到99.97%和98.96%,三是普通高中教育快速发展,高中阶段适龄人口毛入学率达到72%。中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稳固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稳定在5万人以上,在校生保持在13万人以上,县乡村三级成人教育每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0万人以上,完成农村实用技术普及性培训50万人次。
2、资源方面。资源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并重,使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发展得到有效保障、效益得到有效发挥。①国土资源:一是外争增量、内挤存量,全力以赴做好建设用地各项保障工作。二是坚守红线、开源节流,加大后备资源开发整理力度,连续14年实现耕地占补有余和总量动态平衡。2008年土地变更调查显示,全市耕地保有量990万亩,基本农田面积887万亩,守住了“红线”。三是标本兼治、立足治本,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业生产秩序。综合运用行政推动和市场运作两种手段,积极推进重点矿区、重点矿产的资源整合,全市小煤矿、小铁矿由原来的2000多个减少到318个,矿山布局基本达到最优化,促进了资源规模集约化利用。②林业资源:几年来,我市多项林业工作受到国家、省林业局的表彰和肯定。一是通过实施飞播造林、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造林绿化步伐全面加快,森林资源总量稳步增长。太行山区绿化总面积达到220万亩,绿化覆盖率达到30%,太行山区绿色屏障初步形成;农田林网建设取得突破,控制面积达到340万亩;水网绿化完成绿化430公里,水系两侧风景林带初步形成,二是义务植树活动进一步深入,城镇绿量不断增加。每年植树1200万株以上。三是林业产业快速发展。国家生物质能源林建设项目一期5万亩、二期3万亩任务全部落于我市。我市首倡并走出了一条**特色的林下经济发展之路,总面积达到10万亩,**市林下经济成为全省的亮点。四是优化果品区域布局。积极开展林果技术推广,全市果品业优势更加突出,鸭梨、蟠桃、花椒享誉全国。③农业方面:一是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取得突破性进展,主推了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等四种循环利用模式。总面积达到963万亩,秸秆循环利用率达到69%;二是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全市户用沼气池保有量突破45万户,占总农户的26%,100㎥以上的大中型沼气池工程30多处,总容积达16000㎥,打造出100个沼气精品示范村,提高了我市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品位和档次。④水利资源:我市实施并逐步完善生态水网工程。根据**市东部平原、中部城市和西部山区的不同特点,通过“东蓄、中调、西治”在西部山区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兴建蓄水工程;中部实施“两引”工程,利用岳城、东武仕两大水库和卫河水资源,东部连通骨干排水和灌溉渠道,同步构建“水网+绿网+路网”,形成了完整的生态水系,改善了**市主城区、东部平原和西部山区的水生态环境。
3、
XX市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态势分析
本文2009-11-29 21:10:35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141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