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乡镇油茶生产的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09-11-29浏览:2523下载130次收藏

油茶,又名油茶树、茶籽树,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植物,以油茶籽为原料加工制作的茶油是一种极好的天然环保食用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致使国内许多食用油品种不同程度地受到市场冲击,但国内茶油价格却逐年攀升,并逐步打入国际市场,为油茶产业迎来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我乡油茶产业,对实现“工业强乡、农业富乡”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我乡部分群众过去就有种植油茶的习惯,但由于油茶树老化且近年来疏于管理,油茶树逐年减少,油茶籽产量不高,产出效益低下,大片油茶山也随之成了杂木林,也有部分油茶山被毁掉改种杉木、马尾松等树种。为了找到切合我乡林业的发展新路子,加快林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把发展油茶生产当作一项富民产业来抓。乡政协组织人员深入到**、**和**等村对我乡发展油茶产业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油茶生产的现状  

据林业站统计,我乡13个村, 共有林地6.5万亩,适宜种植油茶的山地有5万亩以上。目前,全乡还有不少老油茶林,由于分散经营、管理乏力,导致规模小,产量不高,效益低下,全部属于低产林。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林权制度改革,油茶种植在我乡开始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发展潜能,目前我乡已着手科学规划油茶林生产,计划投入500万元开发种植2500亩油茶林,建设一个占地400平方米的茶油加工基地。  

二、发展油茶生产存在的困难  

多年以来,我乡油茶林生产长期处于管理粗放收益低下的非良性循环之中,并且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严重束缚了油茶产业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管理不善,技术缺乏  

我乡油茶林树龄约30年,处于理论上的盛果期,但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来,大部分油茶林分山到户,经营者单兵作战,既不愿意投入,也不垦复施肥,绝大部分油茶林长期处于“人种天养”自生自长状态,农户仅仅捡拾“露水财”。加上不愿管理,油茶树被杂树遮掩几近枯萎,产果很少。同时缺乏技术人才,没有技术研究和技术服务,更谈不上推广应用高产栽培技术实行规模种植生产。   

(二)品种混杂,良莠不齐  

我乡原有的油茶林多为当年播种的实生苗,而油茶是异花授粉植物,实生苗遗传品质变异退化大,因此品种大多不佳。油茶优良品种选育不精,而油茶是一项周期性较长的油料植物,在推广工作上,大家普遍担心一旦发现品种不良,就会出现“热闹一阵子,痛苦一辈子”的问题。因此,品种问题已成为制约油茶推广发展的首要瓶颈。  

(三)单产不高,效益低下  

由于原有油茶林长期处于“人种天养”的状态,亩产油量在3公斤左右,产量高的不超过10公斤,产值不到400元/亩,纯收入在250元/亩以下。且油茶丰歉年明显,效益远不如楠竹、果树等,直接影响农户种植油茶积极性。另外,集体林制度改革分山到户后,连片推广种植油茶也比较困难。   

(四)加工落后,销售不畅  

以前的油籽榨油采取传统加工技术,出油率低,不经提炼,口感品质差。且油茶生产以零敲碎打、散户种植、自产自销、散装零售的传统农业经济形式存在,直接制约了油茶种植面积的扩张,不能形成市场和品牌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  

(五)宣传不够,规划滞后  

长期以来,人们热衷于食用动物油脂,而对绿色健康的茶油认识不够,以至茶油没有销售市场。从实际情况来看,缺乏一个科学的林业发展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乡镇油茶生产的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