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效规模农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09-10-27浏览:2575下载256次收藏
根据市政协常委会关于“桥港时代**农业发展战略”的调研实施方案,市政协第一课题组在袁裕丽副主席带领下,从八月下旬起,对高效规模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为期一个多月调查研究。调研组在学习有关文件和听取市各涉农部门专题汇报的基础上,深入南阳、久隆等镇,召开镇、村、农业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实地察看,并赴泰州姜堰、徐州九里区、铜山县等地学习考察,经课题组认真讨论研究,初步形成了关于我市高效规模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高效规模农业的发展现状
         1、突出了高效农业,设施栽培不断扩大
         随着设施农业的种类、品种、模式、产品商品率等的显著变化,设施农业作为高效农业的主体,发展势头良好。2007年,全市设施农业面积达8.9万亩,涌现了一大批设施农业专业村,如原近海近农村、大兴士连村、南阳北清河村、光明村等,这些村大棚蔬菜的种植面积都超过了500亩,并带动周围农户不断发展蔬菜种植,成为我市设施农业的亮点。2008年上半年,我市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2万亩,形成了台蓝设施农业种植园、海融高效设施农业种植区等,为我市设施农业发展增添了好的典型。
         2、形成了区域优势,主导产业不断壮大
         一是四青产业持续增长。以青蚕豆、青毛豆、青玉米、青豌豆为主的“四青作物”总面积达45万亩。近年来,随着推进速度不断加快,四青产业已成为**最有特色、规模最大、效益较高,在省内叫得响的主导产业。二是蔬菜产业初具规模。蔬菜产业是我市高效农业规模化的重要部分。全市蔬菜常年播种面积已达50多万亩次,种植规模列南通前茅。三是特色产业稳步发展。目前种植特色经济作物面积已发展到20多万亩,四色豆面积达50多万亩(铺地)。同时,香沙芋、香芋、搭棚利马豆(洋扁豆)、本地山药、启海小花生等优势产业呈不断上升趋势,已成为**特色的知名品牌。
         3、集聚了种群资源,特色板块不断培大
         近年来,全市种植业重点围绕 “一镇一业”、“一村一品”进行了优化布局,重点培育高效农业规模化示范点,逐步由特种经济专业村向高效农业规模村转变。2007年原大兴镇等5个镇乡、原南阳镇合丰村等23个村、**市嘉华裘皮动物养殖有限公司等10个基地分别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高效农业规模化先行镇乡、高效农业规模化示范村、高效农业规模化特色基地。2007年新建、扩建500万元以上的农业园区达32个,总投入2.01亿元,培育了原合作兰花组培、原北新绿天地食用菌、兴泰牧业、原少直神羽王鸽扩建工程等种养业典型。今年上半年,全市农业园区建设发展较快,原北新三杰避雨葡萄设施园、原惠萍高效设施蔬菜种植园,**华新羊业有限公司等大型农业园区又相继落户**。
         4、丰富了种植模式,创新效应不断放大
         一是技术更先进。根据我市的种植结构特点,近年来,全面实施投入小、易操作的“五改”技术,即:收干改收青,二熟改三熟,纯作改夹种,传统改特色,零星改规模。二是结构更合理。今年收干蚕豆、玉米面积同比减少3万亩、2万亩。特粮特经种植在南通乃至全省处于优势地位,全市推广夏、秋作物高效间套夹种种植模式25万亩,比上年增加3万亩,重点推广五大类20多种间套夹种模式。三是模式更高效。亩效益2000元以上的立体种植模式占特粮特经面积的40%左右,年亩增效益600元以上。
         5、提升了养殖档次,畜禽规模不断增大
         今年新发展200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6家,规模最大的天汾润发养猪场占地70亩,建成后年出栏量在5000头以上。存栏蛋鸡500羽以上的规模养殖户有82户,存栏蛋鸡214.5万羽,占总存栏量的74%,其中5000羽以上的规模养殖户18户,规模最大的欧福禽蛋有限公司存栏蛋鸡20万羽;年出栏2万羽以上的养殖户46户。畜禽规模养殖走在南通前列。
         6、拓展了外向农业,推进力度不断加大
         近几年来,全市农产品出口基地面积近20万亩,初步形成了以水产品、小辣椒、蔬菜、蚕桑、花卉苗木及梨为主的出口创汇产业。其中,吕四等沿海地区的外向型养殖基地以龙头企业为依托,通过龙头企业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来促进外向型基地的发展。原寅阳镇在农产品出口企业南通味思佳食品有限公司的带动下,每年出口干椒和成品3000吨以上,出口创汇达250万美元。原和合镇继续发展蔬菜出口产业,外向型农业基地以种植青花菜、油菜苔和四季豆为主,全年累计种植2万多亩,预计今年产值达200万美元。2007年全市农业实际利用外资6458万美元,比上年增加2189万美元,同比增长51.4%。农产品出口创汇3478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38%。2008年上半年,农业实际利用外资已达5617万美元,同比增长120%,列江苏实际利用外资数首位,农产品出口额达2546.8万美元,同比增长37.82%。
         二、我市发展高效规模农业的存在问题
         1、土地难流转。一是农民对土地流转积极性不高。我市农民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0.9亩,农户普遍不愿放田,加之土地流转收入不高,农民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自己耕种可以满足自己粮食和蔬菜的基本需求;加之“一免四补”等惠农政策的实施,导致农民对土地更加不愿流转,农民即便粗放经营,也可得到国家的各项补贴,土地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升值,农民对土地产出率及土地增值充满期待。二是流转的组织形式松散。现阶段流转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和工商户,他们很少愿意与农民合作经营,分享利润,影响农民土地流转;部分农户对土地调整不愿配合,组织措施无法到位,连片规模难于形成;有的甚至中途夭折,这是制约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的突出问题。
         2、合力难形成。一是少数干部存在着干农业出政绩慢,靠农业发家难的思想,缺乏带领农民发展高效农业的思想基础和强烈意识,不愿意涉足农业,不情愿到农村工作。有的同志认为农民自愿种植,不宣传、不引导,收多收少与己无关,怕吃力不讨好,惹来不必要的麻烦,搞得好与不好对财政收入影响不大,农民富与不富是农民自己的事情,还摆出诸如劳力、土地、政策、龙头企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高效规模农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