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09-10-15浏览:2334下载237次收藏

    近些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水平得到了逐步的提高,在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维权、扶贫和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取得明显成效,使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据调查了解,由于种种原因,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保障覆盖面还较小,保障水平还很低,残疾人的总体生活水平与社会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
   

    一、基本现状
    据县残联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县共有各类残疾人     1.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2%,其中城镇残疾人2000人,占残疾人总数的12%,已安置就业800多人;农村残疾人1.4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90%。截止目前,全县享受低保的残疾人有4671人, 占残疾人总数的30%,享受医保的残疾人有1.6万人, 占残疾人总数的100%,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残疾人有4671人, 占残疾人总数的30 %;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救的残疾人有8600人,占残疾人数的50%,生活无依无靠的残疾人有  525人, 占残疾人总数的3%。


    二、主要问题
    1、生活水平偏低,与健全人的生活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大部分农村残疾人由于受自身条件和家族环境的制约,靠自身能力根本没有摆脱贫困的希望,农村残疾人的收入水平远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特别是家庭中的残疾人口占家庭人口的比例越大,患病医疗的比例越高,对家庭的经济影响越严重,脱贫致富的能力就越弱,而现行的保障制度并没有体现到这一特殊群体的特殊照顾。由于自身条件能力所限,残疾人生存状况令人堪忧。目前,全县还有1060户农村贫困人家庭无住房和住危房,每年有20余人需要安装假肢,平均每年100(新增)需要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还有11329人近70% 的残疾人没有享受到低保待遇,还有4671残疾人处于绝对贫困状态。
    2、残疾人优惠政策落实不够全面。自取消农业税后,农村残疾人没有享受到特殊的优惠待遇,逐渐拉大了与健全人的生活差距。一方面由于残疾人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他们的劳动能力和创收能力受到局限,不能象健全人那样通过劳动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取消农业税后,农村残疾人原来享受的“三提五统”减免,以及农村基层组织用于扶助残疾人的集体公益积累资金的救济,使其获得的原有的一些扶持性保障随之消失,因而残疾人的优惠政策对农村残疾人来说没有更多的体现。
    3、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农村贫困残疾人除了享受到各级政府的临时性补助、救济之外,生活来源完全靠低保;特别是重度残疾人和一户多残家庭全靠低保维持生活,而且保障标准偏低。一户多残的家庭也只能保一人。没有对残疾人这个特殊困难的群体实行分类施保,也没有考虑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县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