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系统改进工作的自我思考
建设部门的工作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历来是社会的关注焦点。作为人民政府的职能机关,理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谷城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根据县委学习实践活动的总体部署,建设局按照“四对照、四查找”的要求,在深化学习调研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广泛征求各方面、各层次、特别是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有的放矢的改进工作,力求达到学习贯穿始终、查摆准确到位、整改实实在在、突出实践特色,在构筑宜居和谐谷城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新认识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来,我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开展学习调研,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全系统上下进一步形成推动建设事业科学发展的共识,明确了科学发展的理念。
(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城乡建设最直观地体现着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又最直接地关系着人民群众利益。必须把以人为本的要求贯穿城乡建设始终,作为城乡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是解决好城乡建设与群众利益之间的矛盾,在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利益,正确处理速度、效益与群众利益的关系,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二是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着力解决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三是建立清欠工作长效机制,改善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四是进一步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建设放心工程、优质工程、精品工程。
(二)牢固树立统筹城乡建设的理念
统筹城乡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抓好县城建设的同时,必须着力加强乡镇所在地和新农村的建设,逐步缩小城市建设与村镇建设的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一是处理好城市建设与村镇建设的关系,克服厚此薄彼、重城轻乡的倾向,统筹兼顾、科学谋划、协调推进。二是着力转变统筹城乡建设的工作方式,加大工作力度,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完善“机构延伸到乡、技术逐步覆盖”的工作机制。三是努力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工作格局,继续重视中心镇的建设,发挥中心镇统筹城乡的纽带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城市对村镇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牢固树立集约化建设的理念
集约化建设,是城乡建设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要着眼于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切实转变粗放型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高品质、高效益的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一是更加注重资源整合、高效节约,合理利用空间,优化城市功能配置,促进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共建共享,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二是统筹协调好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时序、建设标准等问题,实现建设项目功能优化、使用高效和资源节约,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无序建设。三是注重建设科技创新。全面推行建筑节能,积极推广建筑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降低能源消耗,推广节能省地型建筑,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
二、近年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建设局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县的中心工作,致力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打基础、建平台、增后劲,负重自强,团结一心,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推动城乡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县城建成区面积从2005年底的13平方公里发展到目前的18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18%提高到23%,人均道路面积从9平方米提高到11平方米,城镇化率达到了40%。
一是坚持城市个性化建设。2007年启动了第四次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与上海雅克公司合作,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先后6次邀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知名人士参加商讨会,征求意见达120余条。第四次修编规划期限为2007-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7-2012年,远期为2013-2020年,远景展望至本世纪中叶,约至2030年。修编方案确定了未来城市发展方向为北拓、西进、东控、南优,北拓的边线从彭家山到龚家河,西进的边线从韩家卡到洞山寺交北河与石花大峪桥相连,东控的边线从安岗到太平坊南河出口,南优的边线从格垒嘴到朱家洲,即以谷山公园为圆心,形成老城区公共服务中心,北河两岸产业组团,高速公路以北、汉江西南滨江居住组团,高速公路西南北部新城组团,以及南河南部的黄康组团的结构。通过竞争环境的改善,着力打造鄂西北生态宜居城市,争取成为该地区综合实力较为突出的城市。
二是坚持城市的人文化、生态化建设。谷城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城市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城市面貌变化得到广泛认同,城市和谐发展进入全新境界,获“全国卫生县城”等诸多荣誉,市民对城市建设的满意度大大提高。科学把握城市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城市发展理念,挖掘独具地域特色的城市内涵,彰显古今辉映、水绿相依、开放大气的城市个性是谷城发展的一个特色。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上,这么多年谷城坚守住“人文、生态、宜居”的鲜明个性,一抓质量,二抓品位,三抓档次,在特色、秀气上下功夫,成为襄樊乃至鄂西北最适宜投资创业的县城之一。
三是建设行业稳步发展。近年来,我县建筑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建筑市场有法可依,建筑节能有了突破,“禁实”、“禁粘”工作稳步推进,施工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产业队伍进一步壮大,正向社会经济支柱产业目标迈进。此外,建设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办公,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及时发布建设信息,真诚服务于企业和社会。
四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解决。县城三水厂的建成使用让市民告别了吃硬水的历史,道路网的完善方便了百姓出行。强化建筑工地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推进实施安全施工综合治理活动,施工扬尘、噪音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五是党的建设不断加强。以“政治坚定、思想解放、勤政廉洁、开拓创新、团结协作”为目标,以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廉洁自律教育为重点,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干部队伍文化、专业、年龄结构明显改善,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工作能力、工作作风都有了可喜进步,整体素质得以提升。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在市政工程建设管理方面有差距。近年来县政府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加大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使县城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今年又将大小20多项市政建设的任务交给建设局,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虽然我们有成绩、有进步,但在可持续发展上、建设速度上、群众要求上都有很大的差距,征求意见时有群众直言“希望通过活动创新工作思路,使县城的市政基础设施能够满足发展需要”。
二是在行业管理方面有差距。应当为全县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的建筑业看起来摊子不小但整体竞争力不强,贴牌挂靠的多,产业集中度不高,更谈不上有技术创新能力,建筑市场良莠不齐,信用意识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强化。节能减排工作虽然开始起步,但在全市的排名中还不够靠前,散装水泥和新型墙材的推广工作仍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农村规划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
三是在信访稳定工作方面有差距。目前建设系统的信访量比较大,有的是因为历史原因遗留的,有的是因为国家政策制度的变化引起的,有的是因为企业破产清算未了积压的,有的是内部管理不规范造成的,都需要我们付出大量努力做好信访工作,确保建设系统的和谐稳定。
四是员工的五险一金覆盖方面有差距。尽管全系统的缴交情况有了实质性进展,但仍有结构不平衡的问题,环卫处、监
建设系统改进工作的自我思考
本文2009-10-14 11:26:00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3856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