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村民权益保障调研报告
**街道位于无锡市区南部,区域面积1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1万余人,2008年财政收入7.5亿元,一般预算收入4.65亿元。全街道有11个社居委,其中9个是2004年撤村建居的社居委。在撤村建居及城市化过程中,街道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惠民利民,采取措施切实保障原农村村民的权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做法是:
一、在拆迁建设中切实保障村民的居住权
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进行城中村改造、拆迁民居是不可避免的。近几年,随着无锡城市规模的扩展,**地区的拆迁逐年增多,每年拆迁住宅达30万平方米左右,仅2008年就超过1000户。拆迁,既打破了传统的一家一户庭院式的住宅格局,又为实现农村城市化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在拆迁和建设中,如何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是一个很敏感的现实问题,也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一个考验。在拆迁中,我们主要把握住以下三点:
首先,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拆迁办法。鉴于农村住宅面积较大,一般都在150~200平方米之间,多的甚至有三四百平方米,如果按照城市拆迁办法,每人限制安排面积30平方米,村民势必难以接受。所以我们采取了以房换房的办法,即以拆迁的旧房按照等级(建房年代、房屋结构),折合成新房的面积,分配给拆迁户。在换房过程中,由于房型的因素,拆迁户可能要扩大面积,我们也允许他们适当扩房,并在价格上给予适当优惠。对拆迁户的装修、搬迁费用等,酌情予以补贴。
其次,稳妥实施拆迁工作。由于拆迁工作在政策理论上、法律法规上、操作系统上还不够完善,舆论导向上较难把握,加上现在村民的思想都比较活跃,有些人的“胃口”很大,所以现在拆迁工作的难度很大。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采取了多管齐下的方法,先是开展民意调查,征询村民对拆迁的意见,宣传有关的拆迁政策;接着,在拆迁开始后,街、居两级干部挨家挨户走访,开展过细的工作,尤其是了解困难户的情况,能够解决的立即予以解决。在缺乏现房的情况下,有条件的单位建造一批简易过渡房,让拆迁户居住;在工作中,抓好拆迁户中的一批党员、干部,要求他们做出表率,带头拆迁,为群众作出榜样;对于有各种各样阻力的拆迁户,发动各种社会关系,调动一切力量,一起开展工作,排除阻力;对于个别不讲道理、确实无法做工作的“钉子户”,则在最后采取法律手段进行解决。
第三,抓紧建造拆迁安置房。在拆迁过程中,我们抓紧了安置房的建造。建造拆迁安置房,是在城市统一规划指导下,由镇、村建立若干个公寓住宅小区,就近安置拆迁村民。从
街道村民权益保障调研报告
本文2009-10-13 10:10:56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3849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