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全市农村电网建设的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09-10-13浏览:2137下载185次收藏

关于全市农村电网建设的调研报告(2009年10月10日)  
       农村电网建设事关农村发展和百姓生计。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农民迫切希望用上质高、同价、安全、可靠的电,要求进行电网建设和改造的呼声空前高涨。为了深入了解农村电网建设和农民用电情况,我们对农村电网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我市农村电网建设现状  

我市农村电网建设起步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农民集资,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建设了电网,广大农民由此告别了油灯照明时代。然而,由于当时电网建设不规范,质量低,加之运行时间长,杆线老化,甚至杆倒线断,导致电灯不亮,电机不转,电器不能使用,部分农民又回到了油灯照明时代。为改变这一状况,全市充分利用国家“改革农电管理体制、改造农村电网、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简称“两改一同价”)政策,加快了农村电网建设步伐。1998至2005年实施了一期、二期改造工程,两期工程结束后,农村电网改造覆盖面仍然较低,还存在部分无电村,针对这一实际情况,2006年至2008年,又继续投资进行改造。通过10年的努力,国、地电公司累计投资11.839亿元,对全市乡镇及部分村组、农户电网进行了改造,全市农村电网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一是形成了以330kv主网架为依托,以110kv为骨干网架,以35kv线路向各乡镇输电的电网格局;二是基本完成了县域35kv输变电工程;三是以新建的35kv输变电站为依托,县域10kv电网结构得到优化,提高了供电质量;四是扩大了电网覆盖面,特别是偏远山区的乡镇实现了通电;五是降低了电价,实施了“一户一表”改造的农村居民照明电价由改造前的1.5-2.0元/度,降低至城乡统一价0.4983元/度,部分农民用上了优质、放心、满意的电。  

二、农村电网建设中的问题和原因  

全市农村电网经过大规模的建设和改造,供电情况明显好转,部分农民生产能力得到了提高,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电网建设和改造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覆盖未过半,网改欠帐大。全市电力企业供电区域覆盖2498个行政村(含交叉供电村),供电用户789087户,供电人口264.84万人。截止2008年底,共改造了1421个行政村,占行政村总数的56.89%,改表到户288071户,占供电总户数的36.51%。调查组所到的汉滨区有876个行政村,已进行电网改造的有224个村,占总数的27%。部分改造的有214个村,占总数的26%,尚有383个村未改造,占总数的47%。户表改造入户率仅为12%。该区早阳乡20个行政村,172个村民小组,4036户,1993年群众集资建设了农村电网,截止目前只改造了5个村,32个村民小组,分别只占总数的25%、10.7%。紫阳县212个行政村,网改到村到户率分别为46.11%、44.9%。该县向阳镇12个村71个村民小组,仅改造1个组。平利县194个行政村,网改到村到户率分别为50%、48%。该县长安镇是全县电网改造较好的镇,20个村尚有8个村未改造。  

(二)同村不同价,群众意见大。调查中看到,在同一个乡镇,网改到户的村电价为0.4983元/度,未网改的大部分农户电价为1至2元/度不等,有些甚至更高。汉滨区江北办的长征村共9个组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全市农村电网建设的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