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局书记在2009年全县卫生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坚持科学发展 稳步推进改革
努力开创全县卫生工作新局面
——在2009年全县卫生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各位领导,同志们:
2009年全县卫生工作会议是在深入学习贯彻县第十一届党代会三次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卫生灾后恢复重建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经县委、县政府批准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贯彻2009年全国、全省和全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8年全县卫生工作,表彰先进,研究部署2009年卫生工作。县四大机构领导对卫生工作非常重视,在百忙之中出席今天的会议,道芬部长、明贵副县长将作指示和提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狠抓落实。下面,我就2008年全县卫生工作总结和2009年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围绕大局,服务民生,过去一年卫生工作成绩斐然
2008年,全县卫生系统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大局,服务民生,坚持把公共卫生工作作为第一重点,把抗震救灾作为第一大事,把推进事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面加强各项工作,取得了抗震救灾和事业发展双胜利的好成绩。
(一)以最大限度维护群众健康为己任,积极有效应对突发事件,“5·12”抗震救灾工作卓有成效。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局紧急行动、沉着应对,立即启动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对全县卫生系统抗震救灾工作进行了精心部署和周密安排。各医疗机构以最快的速度转移病人到安全地带,以最好的医术救治地震受伤群众,以最大的勇气克服各种困难,无一医务人员临阵退缩,确保了无一住院病人身陷险境、无一受伤群众延误救治,白衣天使用他(她)们的汗水和爱心生动而鲜明地诠释了人民健康卫士捍卫生命的神圣职责与崇高使命。同时,我局及时派出工作组深入基层查灾排险、指导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及时邀请专家对医疗机构的受损房屋进行鉴定;及时展开灾后卫生防疫,组织卫生防疫人员开展消毒杀虫工作,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实现。在抓好抗震救灾医疗卫生工作的同时,我们及时支援重灾区青川县,县人民医院、县第三人民医院派出了医疗组,县疾控中心、县卫生执法监督大队派出了防疫组火速弛援,全系统累计派出57名医务人员支援青川抗震救灾,最长支援时间达一月之久。此外,我局积极向上争取救灾物资并及时分发到受灾单位,保证了救灾工作需要;及时组织广大医务人员向重灾区捐款,累计捐款12万余元。全县抗震救灾医疗卫生工作不仅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称赞,也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全县卫生系统多名干部、多个单位受到国家、省、市卫生主管部门和市、县党委政府的表彰和奖励,其中有2名同志受到卫生部的表彰,有1名同志受到省卫生厅、人事厅的表彰,有3名同志受到广元市委的表彰;县卫生局直属机关党委、县人民医院党委、县疾控中心党总支、陵江中心卫生院党支部、龙山中心卫生院党支部分别受到市、县党委表彰;县卫生局、县人民医院、县卫生执法监督大队被市卫生局表彰为“全市卫生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赵志刚等8名同志被评为全市卫生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这些荣誉是党和人民对卫生工作者极大的鼓舞和充分肯定。在处置“三鹿”奶粉问题中,我们认真按照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确定了筛查和收治医院,对3岁内婴幼儿实行免费筛查治疗,全县累计筛查婴幼儿10840名,查出结石患儿246名,重症患儿及时转院治疗,未出现因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而导致死亡的病例。
(二)以维护大众健康权益为核心,狠抓了卫生法制建设和卫生监督,卫生执法效能与卫生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实行卫生监督网格化管理,建立了乡镇卫生监督协管员和村级卫生监督信息员制度,增设基层监督中队1个,完成了4个派驻中队和各卫生监督室的规范化建设,卫生监督体系进一步健全;加强卫生窗口建设,制定了“县政务服务中心卫生窗口管理办法”,建立了局领导定期联系卫生窗口制度,卫生行政审批效能得到提升;继续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3家餐饮企业达到了食品卫生信誉度b级单位,15家餐饮经营单位和6个“农家乐”达到了c级标准;以无证行医、非医师行医行为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了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医疗服务秩序进一步好转;扎实开展职业卫生、放射卫生、饮用水卫生监督和消毒产品整治,开展了职业病防治与放射诊疗专项检查、生活饮用水卫生专项检查和消毒品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限期整改意见并督促进行了整改。全年受理卫生行政许可申请879户,审查合格发证828户,立案查处卫生违法案件140件,已作出处罚决定128件,执行罚款15.2万元,查获并销毁不符合卫生质量要求的食品1.82吨。全年无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成功承办了全市卫生监督工作现场会议。
(三)以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为重点,扎实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各项工作,全年无重大传染病疫情暴发流行。
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群众健康意识和防病意识进一步提升;积极开展了麻疹疫苗、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和乙脑疫苗推广接种工作,实际接种率达到目标要求;严格执行疫苗流通管理规定,疫苗购进、运输和接种工作进一步规范,全县各乡镇冷链运转正常;启动并实施了中国-默沙东艾滋病合作项目,艾滋病防治措施落实,成效明显,受到国家督导组充分肯定;进一步强化了灭疟后期管理和肠道传染病监测,开展了高血压综合防治,认真实施了碘缺乏病防治项目;依法加强结核病查治,全年查出活动性肺结核病人654例,并实行归口免费治疗;积极开展狂犬病防制,全年无狂犬病发生;认真开展麻风病综合防治,新确诊麻风病1例,现症病人规则治疗率达100%。全年乙、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258.10/10万,未发生重大传染病灾情暴发;已连续27年无脊灰、连续24年无白喉病例发生。
(四)以开展“妇幼卫生年”活动为契机,强化县乡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建设,“两个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围绕“预防出生缺陷、倡导住院分娩、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等主题,广泛开展了妇幼保健知识宣传;继续实施“降消”项目,开展了农村孕产妇住院顺产免费试点工作,基本实现了全县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顺产服务包内全免费,全县农村孕产妇县内外住院分娩共1384人,总费用为238.34万元,共报销资金42.73万元;认真实施母子系统保健项目,大力推广母子保健卡册管理,严格实行高危孕产妇筛查直报、分级管理制度和转会诊制度,积极开展7岁内儿童健康检查、发育评价、健康咨询、卫生指导;对孕产妇和5岁内儿童死亡病例进行了评审;加强了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管理,制定了《**县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开展了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相关法律法规、业务技能培训;积极开展妇女病查治,完成妇女病普查78242人,查出妇女病22956人,治疗率达91.66%;强力推行住院分娩,全县住院分娩率达96.8%,未发生新生儿破伤风,孕产妇死亡率降至32.36/10万,婴儿死亡率降至7.3‰,实现了预期工作目标。
(五)以实施民生工程为抓手,强化新农合服务与监管,扎实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群众看病就医更加方便实惠。
2008年,我们把解决新农合“次均住院费用高、实际报销比例低”的问题和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实施民生工程的抓手,认真组织实施,收到明显成效。全年参合农民总数达59.2万,参合率达88.62%;实行参合农民住院次均费用限额管理,建立了定点医疗机构履约保证金制度;组建了新农合专家评审组,开展了临床医疗服务与报帐评审;进一步加强了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全年查处违规行为12起,扣减违规收费、违规补偿金额24万余元,处罚定点医疗机构6个、医务人员8人。全年共报销门诊住院医疗费用4090万元,县内住院次均费用比2007年降低6%;实际补偿比例比2007年增加10.6个百分点,有31家医疗机构实现了次均住院费用下降。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增设了相关科室,建立了规范化的预防接种门诊,进一步完善了“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全年累计为社区居民减免医疗费用26.2万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58820份,完成社区 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1685人次。
(六)以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深入开展医疗安全百日行动,全面加强内部管理,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事故明显减少。
继续开展了“医院管理年”活动,进一步强化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医疗安全百日行动”为契机,以医疗质量管理为重点,全面加强了临床、医技、护理的质量管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院长负责制下的院科两级管理体系,严格实行院科两级管理;推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和重要岗位定期轮岗制度;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选派卫生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邀请上级医院专家来院讲学授课和临床示教,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以医院感染监控、临床实验室质控、医院核心制度落实为重点,对手术室、急诊室、产科、重症监护室等重点科室和节假日、夜班、交接班之际的医疗安全予以重点监控,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认真整治。全年医疗差错比去年下降20%,无医疗责任事故发生。
(七)以创建“中医先进市”为动力,进一步巩固中医国先县创建成果,县、乡、村中医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认真按照市卫生局、市中医管理局的有关要求,不断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和综合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的中医科室建设。大力开展了“中医先进乡镇”、“重点中医专科”和“放心药房”创建活动。石马镇达到了市级中医工作先进乡镇标准,石马镇卫生院、运山镇卫生院等5所卫生院的药房分别达到了市级放心药房标准,文昌中心卫生院针灸理疗科达到了市级重点中医专科标准。至此,我县累计建成中医工作先进(示范)乡镇23个,占全县乡镇数的59%;累计建成放心药房57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14个,县级42个)占全县医疗卫生单位总数的81%;累计建成市级重点中医专科8个,县级重点中医专科34个;全县中医药人员多种形式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县级医疗机构在岗中医药人员“四部经典著作”学习参考率达97%;成功举办了“**县第五届中医学术交流会”,推广开展农村中医适宜技术8项。县中医医院不断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中西医互补共进,门诊人次和住院床日分别比2007年增长14.9%、31.5%,均创历年之最。
(八)以灾后恢复重建为推手,进一步加强医疗基础建设,全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恢复步伐加快。
在“5·12”抗震救灾由灾后防疫转入恢复重建后,我局把恢复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作为工作重点,多次到省、市卫生主管部门和红十字会汇报受灾情况,并多方协调联系,积极争取重建资金和项目。龙山中心卫生院等5个单位的恢复重建被中国红十字会列为第一批援建项目,总投资810万元,即将进入招投标程序;自贡市对口援建三川镇卫生院x光室和3个村卫生室已完成主体工程,天观卫生院住院楼改建工程已开工,其它村卫生室正在建设中,援建设备正在采购。此外,我局正积极争取使用统借统还世界银行贷款512万美元,用于县妇幼保健院和东溪中心卫生院的异地重建。同时,八庙镇卫生院等13个单位已被中国红十字会纳入第二批援建项目,已完成项目规划和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中央补助7461万元灾后重建资金已落实到36个医疗卫生机构,目前已进入规划设计阶段。在实施灾后恢复重建中,我局把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与恢复重建紧密结合, 12所卫生院达到了规范化建设考评标准,26所乡镇卫生院完成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九)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目的,大力加强政风行风和机关效能建设,卫生系统社会形象进一步改善。
2008年,我局把治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作为行风建设和纠风工作的重点,以政风行风民主评议为契机,狠抓了医疗行风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药品采购管理监督约束机制,严格按照《四川省医疗机构药品阳光采购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建立了新特药使用审批制度,规范了药品销售价格,鼓励和提倡药品降价销售,让利于患者;实行了医疗信息定期发布制度,认真执行处方评价制度;推行县内同级医疗机构辅检结果互认制度,从严控制医学检查;完善了单病种限价收费制度;健全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加强医德医风考核,对医德医风“不合格”者进行批评教育;积极推行政务、院务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县卫生局顺利通过全县政风行风民主评议;被列为政风行风重点测评对象的县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了重点评议。坚持把机关效能建设与干部作风建设、政风行风建设相结合,严肃干部纪律,修订完善了行政效能“三项制度”,制定了《卫生行政效能承诺》,三次派出暗访组深入医疗卫生单位暗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对暗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通报处理;进一步规范了卫生行政审批,将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了县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卫生行政审批高效运作;进一步健全行政效能举报投诉机制,及时调查处理群众投诉,未出现反面典型案例。
(十)以平安和谐为目标,坚持不懈地加强安全维稳与综治防邪工作
卫生局书记在2009年全县卫生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本文2009-03-16 21:18:32发表“工作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13463.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