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暨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苏北精神、合力谋求跨越发展的浓厚氛围下,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深入贯彻全省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安排部署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任务。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进一步增强做好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稳定粮食生产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强化政策支撑,持续加大资金投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收到了明显成效。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680家,其中国家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0家;生产基地规模快速膨胀,各类种养基地达到410万亩,养殖规模1.1亿头(只),全市55%的农户和53%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进入产业化经营。去年全市农林牧渔增加值达到213.5亿元,比上年增长4.1%;农民人均纯收入5271元,增长14.8%,连续四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幅。同时,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保持了面积稳定、单产提高、总产增加的良好态势,确保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生产保持了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是:产业聚集度低,产业雷同化现象突出;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偏小,档次偏低,竞争能力不强;产业链条短,农业经营综合效益不高;经营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利益联接关系不够紧密;龙头企业贷款融资难,资金瓶颈制约仍很突出。全球范围内出现粮食危机,国内部分地区春旱严重、农资价格持续走高,再加上四川等产粮大省发生严重地震灾害,粮食供给将进一步趋紧。我市是农业大市,是全国全省重要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做好稳定粮食生产、推进产业化经营工作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切实增强做好这两项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以学习苏北精神为动力,把握机遇,自加压力,高点定位,强力推进,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的突破性进展。
二、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促进农业稳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坚持把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作为重中之重,把扩大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种养基地作为重要基础,把培育特色品牌作为关键环节,把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重要载体,全面推进种养加、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进一步延伸拉长产业链条,加快实现经营规模化、管理企业化、
生产标准化、营销市场化、农民组织化、服务社会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体目标是:到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850家,其中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00家,国家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5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力争突破500亿元,其中过亿元的达到70家、过10亿元的10家;农产品“三品”认证达到700个,农产品出口创汇力争突破6亿美元;参与产业化经营农户达到70%。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以规模化推进农业产业化。按照全市六大专业生产区、五个百万亩种养基地规划布局,继续深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稳定发展大蒜圆葱,加快发展精细瓜菜、食用菌、甜叶菊、优质果品等十大优势特色产业产品。调整扶持政策,采取重大项目立项制,尽快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的特色产业带和聚集区,力争用3年时间,全市50%的乡镇建成主导产业突出的专业乡镇,建成一批技术先进、管理科学、产品质量安全的高效种养示范区,打造5—6个全国知名的特色产业基地和特色产业县市区。依法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向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合作组织集中。今年每个县市区都要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上有所突破。
(二)以企业化推进农业产业化。从今年起启动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建设“333”工程,即通过3年努力,集中投入财政和信贷资金30亿元,重点扶持30家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打造一批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大型龙头企业集团。继续实行农业龙头企业重点建设项目包保责任制,强化督促调度,确保如期完成。同时,扶持新建一批与优势特色产业产品配套的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扶持提升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成长性好的中小型龙头企业,形成龙头企业集群发展、梯次发展格局。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资本运营和品牌培育,推进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和上下游产品的联合与合作;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积极推行“土地、产品、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和集约经营、规模生产、小段定额、收益分红”等经营模式,力求今年每个县市区都能抓出典型。
(三)以标准化推进农业产业化。以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为载体,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建立健全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业标准推广实施体系、农业生产全过程质量监管体系,加快推进以市级农牧渔三大检测中心为龙头的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围绕我市优势特色产业产品,积极做好农产品“三品”认证和品牌经营,叫响“孔孟之乡”知名品牌。近期要重点包装推介好微山渔湖产品、鱼台大米、金乡小米、嘉祥山药等特色优质农产品,迅速提升我市地方名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要把标准化生产贯穿于产业化经营全过程,所有生产基地、主导产品、生产加工环节实现标准化生产全覆盖,尽快形成符合相关质量标准要求的种养加模式。要强化以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为重点的农资监管,逐步建立农药定期抽查和举报查处制度,确保奥运之年辖区内农药
在全市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暨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本文2008-05-17 11:09:00发表“指导讲话”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02391.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